行业动态 | 三级医院绩效监测新规已落地!智慧医院建设迎来关键窗口期
01政策速递——从绩效考核到动态监测的时代变革
政策背景 ▼
6月27日,为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4号),持续提高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工作精细化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最新政策文件要求,对《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操作手册(2024版)》进行了修订完善,形成了《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操作手册(2025版)》
三大核心变化 ▼
名称之变:"绩效考核"升级为"绩效监测",体现从"年终考试"到"日常体检"的管理理念转变指标之变:55项核心指标框架下,22项指标优化调整,新增"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"监控
要求之变:数据质量实行"一票否决制",错误率≥10%将面临延期评审
面临的严峻挑战▼
2025年底前,所有三级医院必须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。这意味着院内数据孤岛必须打通:HIS、电子病历、护理等系统需实现无缝对接
数据质量红线:错误率必须控制在10%以内,否则影响医院评级
实时监测成为常态:数据不再是年终填报,而是日常运行的"生命体征"
政策硬要求▼
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等关键指标精准监测实现生命体征智能监测(连续、无感)
病历记录结构化、医嘱执行全程可追溯
考核硬指标 ▼
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年降幅≥5%重点设备故障预警率≥90%
医疗废物全程电子化追溯(数据存3年)
02三位一体解决方案:助力医院高质量达标
新瑞数城作为深耕医院信息化、物联网与智慧病房的专业服务商,深刻理解新监测体系下医院的痛点与需求,提供覆盖互联互通、智慧病房、精益后勤的“三位一体”整体解决方案,助力医院不仅满足合规要求,更实现质量提升、效率优化、成本可控的内在价值。
统一数字底座 ▼
确保监测数据“采得全、算得准、存得稳”具备全域连接能力,内置标准化数据接口,高效对接主流HIS、EMR、LIS、PACS、护理、后勤等系统,破解“系统孤岛”难题,实现核心监测指标数据的自动化采集,大幅减少人工填报误差。
智慧病房全场景服务▼
聚焦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,夯实数据源头1、无感智能监护
搭载二类医疗器械认证的智能监测终端,实现患者心率、呼吸、在离床状态的24小时连续、无扰监测;医用级无线体温贴实现持续体温监测与三色分级预警,为“低风险组病例”识别与风险管理提供客观、连续的数据支撑。
2、主动安全防护
毫米波防跌倒监测雷达,敏锐感知老年患者异常动作,覆盖病房、卫生间等高风险区域,实现跌倒前预警与跌倒后即时报警;
智慧输液管理系统精准监控滴速、余量、堵塞/脱落,多级报警直达护士站与移动终端,大幅降低护理安全风险,响应《免陪护》政策核心关切。
3、智能交互与服务
智慧床旁屏/终端集成信息查询、健康宣教、服务呼叫、环境控制、娱乐等功能,提升患者体验与满意度(关联满意度指标)。
后勤精细化管理▼
驱动后勤精益运营,降本增效看得见1、医废全流程管理
RFID标签+智能称重台车自动识别科室、种类、重量;视频AI智能监控识别混装、露天存放等违规行为;数据无缝对接院内平台及政府监管平台,确保全程可追溯、合规透明,满足“数据存≥3年”要求。
2、设备预测性维护
在关键设备部署物联网传感器,实时采集运行参数(振动、温度、电流等);基于LSTM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,实现故障早期预警,大幅缩短设备故障修复时间。
3、智能中央运送
基于人员定位+智能算法,结合电梯运行状态、任务优先级,实现全院运送任务智能派单、动态调度,平均响应时间≤10分钟,提升效率,优化体验,提升后勤服务响应能力与临床满意度。
4、智慧能源管理
对水、电、气、冷热源进行分项、分区域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,识别能耗异常与优化空间,提供决策支持,助力达成“万元收入能耗年降幅≥5%”目标。